<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当前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信息公开 >> 规划计划 >> “十一五”及以前 >> 专项规划
        索引号 113325000026455663/2008-30196 文号
        组配分类 专项规划 发布机构 市发改委
        成文日期 2008-03-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纲要
        时间:2008-03-19 10:30 来源:市发改委 浏览次数:

        深化改革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措施,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是应对发展转型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的重要保障。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和谐,根据《浙江省经济体制改革“十一五”规划》和《丽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制订本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是我市“十一五”时期指导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

        一、规划背景

        (一)“十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进展情况

        “十五”时期是我市撤地设市后跨入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市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三市并举”发展战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敢于创新,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推进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深化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城乡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等各项配套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已初步建立,改革为丽水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动力和坚实基础。

        ——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得益彰,共同发展。积极实施以产权多元化为主要内容的国有企业改革,企业改制面和劳动关系转换面分别达到95.26%和96.1%,基本完成了国有城镇集体企业改制工作。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私营企业的比重明显上升。所有制结构的调整促进了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我市实现工业总产值423.1亿元,比1999年的144.26亿元增加近2倍,其中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5.51亿元,比1999年的55.52亿元增加4倍多。

        ——启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改革。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停征农业税,全面减轻农民负担。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制、土地流转等改革。推进统筹城乡的户籍、就业、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改革。积极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加快中心镇培育和深化小城镇发展改革。

        ——推进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特点相适应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巩固和保持商品流通市场先发优势。加快推进地方资本市场建设,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上市工作取得实质性突破。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外贸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内对外合作交流领域不断拓展。“信用丽水”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推进与经济体制相协调的社会领域体制创新。着力构建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三位一体的大社保体系的框架。与全省同步建立“新五保”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等都取得明显成效。科教文卫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农村教育、卫生改革逐步推进,基本普及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15年教育。事业单位改革稳步开展,全市已经有8家事业单位实行改制。

        ——开展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的适应性改革。全市所有县(市、区)都建立了行政审批中心,先后开展三轮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地减少审批项目。开展县(市、区)财政体制改革,自主创新的空间进一步扩大。深入开展投资体制改革,加强对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开展“代建制”等试点。公共财政体制、规划体制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推进科学决策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大力推进依法行政,效能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我市以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与全省同步,到目前止,已经初步形成了“四大格局六大体系”。“四大格局”就是: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混合所有制格局;市场主体在大体平等的竞争环境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微观经济格局;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格局以及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六大体系”就是:一是现代企业制度体系。通过国有、城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国有资产基本上已从竞争性领域退出;集体资产得到了有效的人格化改造,初步形成了以产权制度为基础,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现代企业制度体系;二是国有资产管理监督营运体系。通过建立国资营运机构的管理机制、运作机制、风险防范机制,进一步盘活和优化行政资源,把政府沉淀的资产变成现实资本,把预期收入变成现实投资,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初步建立起与推进城市化相适应的国有资产管理、监管、营运体系。三是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通过 “单位功能”向“社会功能”、“单位人”向“社会人”、“社会统筹”向“社会保险”三大转变的渐进改革,逐步形成了以基本生活保障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农村市场化体系。通过对土地经营体制、产业化组织体制和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和调整,进一步完善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农村市场化体系;五是以商品市场为基础,逐步完善了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为支柱的市场体系;六是通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公共财政制度改革、党政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改革,逐步建立了以间接调控为主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体系。

        (二)“十一五”时期经济体制改革需要突破的体制障碍和矛盾

        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我市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进入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阶段。但与十六大提出的“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着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政府的职能虽已逐步转变,但政府改革相对滞后,仍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要求。政府自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完善和提高,政府履行职责的方式和手段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政府行为的规范性、行政效能与建设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的改革任重道远。依法行政、科学决策、接受社会监督和处理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改革的中心环节迫切需要由企业改革向政府改革转变。

        ――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两种市场发育都不够成熟,不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要求。要素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发育明显滞后,到目前止除凯恩股份外并未得到全国性资本市场的大额资本配置,市内民间资金的流动又因缺乏地方资本平台支持而无法转化为有序的投资资本,使得我市经济的发展缺失资本平台的支撑;以中介组织为主体的市场服务体系尚未形成,市场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治理环境污染的投入不高,不完善的市场环境驱动市场主体采取粗放增长市场行为。作为市场经济灵魂的企业经营者队伍太小,职业经理市场尚未形成。市场体系创建的重点迫切需要由商品市场向要素市场纵深推进。

        ——社会领域体制改革不断推进,但面临许多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仍不适应日益增长的公共服务需求。科教文卫体等社会领域改革需不断深化。卫生、教育等公共事业有较多薄弱环节,社会保障体系需不断完善,社会分配制度存在诸多弊端,社会利益表达机制、协调机制和保障机制亟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刚刚起步,失地农民的保障水平较低。在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还有待于进一步突破,调节收入分配的办法有待于进一步创新。改革的领域迫切需要由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向协调推进经济、社会、文化等其他领域改革转变。

        ――农村市场化体系虽已基本形成,但城乡二元结构尚未打破,不适应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流动性趋势日益增强与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矛盾进一步加大,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与生态补偿等方面机制薄弱的矛盾进一步显现。以工补农、以城促乡的长效机制亟待完善,区域互动合作的机制亟待加强。改革的出发点迫切需要由注重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向体现“五个统筹”要求的以人为本改革导向转变。

        (三)“十一五”时期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

        “十一五”时期,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特别是撤地设市以来的快速发展,丽水已经跨入了工业化中期的门槛,正从人均1000美元阶段向人均3000美元目标迈进,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的阶段,这是一个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体制不断转轨、社会结构不断转型的重要阶段,改革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

        ——面临着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挑战。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改革;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建立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也必须依靠改革。“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赋予我们改革的任务更重,要求深化体制创新的内容更多,既对改革攻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也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面临着进一步突破关键领域改革的挑战。 按照省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要求,新形势下我们的改革要从过去简单地为发展提供动力,转变为全面发展扫除各种体制障碍、创造良好环境提供强大的动力。改革将从更具关键性的领域和核心环节进行突破,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风险性明显加大。

        ——面临着进一步调整利益分配的挑战。新时期改革将涉及更深层次的权力和利益调整,承担社会风险的压力增大。改革的动力基础发生分化,改革的预期效果不确定。近年来,各种社会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结果,集中反映出人民群众在资源占有、收入分配、公平维权等方面的强烈具体利益要求,来自于发展的不平衡、宏观调控体系和机制的不健全。因此,只有凝聚改革共识和造就改革的动力基础,才能顺利推进改革;只有深化改革,完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就业制度、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才能减少和防范社会矛盾的产生,从体制机制上保障社会的长治久安。

        面对新一轮改革攻坚,必须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作为经济社会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动力,作为丽水又快又好发展的更大“资源”,向改革要发展的动力,向改革要发展的优势,向改革要发展的空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推进改革,使关系经济社会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必须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使改革措施符合实际情况、反映客观规律,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必须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统筹兼顾、综合配套、协调推进,形成共同推进改革的整体合力。

        二、“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指导思想:“十一五”经济体制改革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省“八八战略”和市“三市并举”战略,围绕建设“和谐社会”、“平安丽水”、“法治丽水”的总体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关键,以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运营调控机制为目标,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扎实推进企业体制、市场体制、城乡体制、公共体制、社会体制、开放体制等各领域改革,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兼顾当前和长远利益,协调好各市场主体之间、各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坚持市场取向,加快市场化进程,在更大程度上、更大范围内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

        ――坚持统筹兼顾,按照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致力于更高水平发展中的改革,致力于对稳定更高要求中的改革,在更高层次上处理改革与发展、稳定的关系;

        ――坚持上下联动,在认真贯彻中央、省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同时,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结合丽水实际,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地推进各领域的改革工作;

        ――坚持率先改革,及时把握改革的进展,发现问题,提出有效对策,不断完善改革思路,加强改革实践;

        ――坚持对外开放,按照现代市场经济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借鉴国际上成功经验,学习一切文明成果,创造性地建设现代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我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以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更加自主能动的微观主体、更加开放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更加普惠完善的社会和谐体制,推进经济体制由初级市场经济体系向现代经济体系转型,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到2010年建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上述目标,关键是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着力做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为方向,加快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

        1、推进政府运行机制和组织体系创新。充分运用法规和规划、产业政策、公共资源配置等手段管理国民经济,不断完善政府经济社会调节管理方式。完善政府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和程序,推行重大问题专家咨询论证制度,健全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和社会听证制度,不断提高行政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完善统计体制,健全经济社会运行监测、评估体系,基本形成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和功能互补。继续深化完善政府机构改革,实现机构职能、编制、工作程序的法定化。逐步建立新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探索减少行政层级,建立跨行政区域产业、资源整合的协调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公务员绩效考核、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制度。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基本实现政府信息公开。加强效能监察,完善对行政管理权力的监督机制。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要求的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

        2、加快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完善行政许可制度。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完善配套制度,加强事后监管和责任追究。积极探索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提高行政许可办理效率的办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高效规范公正透明的网上审批系统,增强行政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效能。健全监督机制,实现行政许可项目、条件和程序向社会全面公开。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运行机制。深化农业、卫生、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错案责任追究制,实现政府执法体制从多头执法、分散执法向综合执法、规范执法的转变。

        3、推进规划体制改革。充分发挥规划调控作用,建立层次分明、功能清晰的规划体系,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各类规划中的统领地位,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之间有机衔接。完善规划综合协调管理机制,建立健全规划的编制、论证、审定、实施及其中后期评估、调整、监督机制,完善规划的公众参与和科学决策机制。推进规划管理的立法进程。建立和完善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带资金的政府调节机制,强化规划的产业政策导向和空间约束。

        4、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全面实施《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实施办法》,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决策机制,完善政府投资项目公示制、招投标制,建立绩效评价制和责任追究制,逐步推行公建项目代建制。落实企业投资自主权,建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制、备案制以及相关行政许可配套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以行政服务中心为依托的企业投资项目网上备案系统。完善投资调控机制,建立健全投资监管体系,提高投资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创新融资方式,拓宽建设融资渠道,盘活存量资产,推进国有资源市场化配置,完善国资营运机构运行管理体制,合理控制政府性负债,形成政府资金、金融资金、社会资金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市场筹资机制。

        5、推进财政支出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财政分配体制,实现事权财权相统一。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保财政公共支出的增长快于生产性支出,确保公共支出向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新农村建设及困难群体倾斜。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深化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和国库集中支付改革,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建立财政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加强对财政支出效果管理的有效监控。完善预算管理和决策机制。

        6、积极推进“平安丽水”建设。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疏导机制、打防控一体化工作机制和基层管理服务机制,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积极探索调处人民内部矛盾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推进排查调处工作的制度化、经常化,建立和完善社会联动调解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坚持领导下访制度,不断完善常年接访、定期约访制度。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市场监管体系,完善产品质量监管机制,健全安全事故责任制度。建立健全各种应急机制,制定好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的总预案和重点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

        (二)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建设。以现代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动民营经济实现新飞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激活富有生机的微观经济基础。

        7、深化国企、国资管理体制改革。继续做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和劳动关系转换工作,力争基本完成市属国有企业改革的阶段性任务。进一步健全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改进监管方式,完善出资人制度、绩效考核体系及资产经营监督机制。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改革企业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制度,积极探索组织选拔与公开选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

        8、大力推进民营经济新飞跃。遵循“非禁即入”原则,全面消除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市场准入、税收管理、规费标准、金融贷款、部门服务“五个平等”的新机制。进一步推动民营经济加快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竞争能力。引导有条件的民营企业以资本、技术、品牌为纽带,通过相互参股、收购兼并、外资嫁接等多种途径,打破封闭式股权结构,创新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入基础设施、公共事业、文化产业等领域,积极参与国内外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产品科技含量。加大企业家素质提升、企业管理信息化和品牌经营三大工程的实施力度,着力提升民营企业发展后劲。

        9、加快垄断行业市场化改革。坚持以推进政企分开,强化竞争机制,创新企业制度,实现规模经营为核心,发挥市场机制在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领域的调节作用,同时建立公正、透明、统一、高效的监管体系。供水、供电、市政、交通等行业和企业,通过管办分离、网站分离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吸纳非公有资本,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改变其治理结构,面向市场建立价格形成机制和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节约资源,发展循环经济,改善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进一步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体制。

        10、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消除限制产权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和政策性制约。进一步提高混合所有制经济比重,在更大范围内推动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各类资本的流动和重组。鼓励支持跨区域、跨所有制的相互参股、联合重组和嫁接外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

        (三)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加快资本、土地、技术、人才及劳动力等要素市场发展,集聚战略性创新要素,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建立有利于转变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

        11、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深化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形成反映资源稀缺程度、污染排放数量和市场供求关系的价格形成机制。深化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推行工业用地的市场化配置,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统一公布制度。在保障当地居民基本生活水平相适应的基础上,加快建立差别电价和阶梯式水价调节机制,全面实施污水处理收费制度。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开展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和环境污染损失调查试点,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

        12、大力推进金融市场发展。积极引进异地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地方金融机构。建立辖区金融市场业务推进机制,促进票据市场发展,力促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与银行承兑汇票业务的均衡发展;引导金融机构和企业积极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鼓励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中长期企业债券和上市融资,探索资产证券化,促进融资和投资的多元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建立和完善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加强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建设,不断深化农村信用合作机构的改革,积极推动邮政储蓄资金回流农村和邮政策储蓄银行设立,进一步强化为“三农”服务功能。

        13、推进技术市场建设。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市场建设。建立健全知识产权制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积极引进国内外大专院校、大企业研发机构和高层次人才,集聚优化科技资源。深化科研院所和高校科研体制改革,增强创新动力。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科技资源使用绩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和收益分配的政策,大力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

        14、推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发展。加快构建统一开放的人才市场体系,消除人才市场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和行政壁垒,促进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联网贯通,基本实现人才市场一体化。完善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创新人才激励机制,推行人才柔性流动, 形成富集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制度环境。加强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各类人才中介组织。深化劳动力市场化改革,消除一切对外来劳动力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体制性障碍,加快劳动力市场的规范化建设。建立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加强劳动监察,保障劳动者权益。统筹城乡劳动力市场,全面建成覆盖乡镇、街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

        15、加快“信用丽水”建设。建立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强化政府信用,强化企业信用,推进品牌建设,规范市场主体推出机制,推进企业信用数据交换平台系统建设和应用,构建政府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库。引导信用需求,发展中介服务,规范对信用中介机构的管理,逐步开放信用服务市场,推动信用信息的市场化运用。加强信用法制建设,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提高全社会的信用意识。

        (四)促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着力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6、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以乡镇机构、行政区划调整、农村义务教育、乡镇财政管理体制、化解乡镇债务、村级组织运转机制等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基本建立新型乡镇行政管理体制,在科学界定新时期乡镇政府职能、理顺县乡权责关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改进管理方式、提高乡镇服务水平上有新的突破。推进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农村公共支出的基本需要,基本完成化解乡村债务问题。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建立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

        17、加快建立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机制。建立城乡一体的规划体系,统筹安排市县域生产力布局和公共资源配置,编制好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立公共财政向农村覆盖的利益调节机制,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重点向农村倾斜的投资建设机制,建立健全城乡联动保护和区域互惠互利的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城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培育农村现代流通体系,转变消费观念,落实消费观念,落实监管责任,健全维权网络,推进农村消费安全建设。深化小城镇发展改革试点,加大中心镇培育力度,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

        18、深化城乡配套改革。统筹城乡就业制度,全面实行就业政策、失业登记、劳动力市场、就业服务和劳动用工管理的城乡“五统一”制度,形成城乡平等就业格局。统筹城乡户籍制度,逐步取消城镇户口、农业户口等各类户口性质划分,建立按居住地登记的城乡统一户籍登记管理制度。统筹城乡土地市场。建立有效的农民转化机制,研究探索进城落户农民有关宅基地政策,把土地作为促进农民转产转业和增收致富的重要资本。全面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合作改革,建立农村集体财产增值与公平分配的机制。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评价体系,指导督促各地加快统筹城乡发展。

        19、深化农村经营管理体制改革。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基本完成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农业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扩大农信社扶持“三农”发展的信贷比例,加强农贷担保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小额信贷组织。加快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建立农业抗风险新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

        (五)建立现代公共事业体制。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为目标,深化文化、教育、科技、卫生等领域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公共事业体制,保障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和均衡发展。

        20、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建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确立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实施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的财税、政府采购等政策。进一步用改革的思路,综合集成、优化配置创新要素,建设一批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积极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形成广泛的多层次的创新合作机制。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品牌战略,全面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形成激发创新积极性、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有效机制。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重大科技项目招投标制、科技项目合同制和追踪问效等制度,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21、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认真贯彻《教育法》,确保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和“两个提高”,完善公共财政体制下教育投入的稳步增长机制,落实“以县为主”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待遇,确保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相应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全面实施农村教育“四项工程”和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初步实现城乡教育、区域教育发展均衡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幼儿教育。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合理分离政府和学校的职能,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形成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投资、学校自主办学、权责明确、运行顺畅的新体制。建立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办学体制和多元化投入机制,支持民办教育发展。建立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招生考试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依法治教,共同营造良好的教育发展环境,确保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22、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业生产经营机制,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奠定长远的制度保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巩固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地位。完善政府对文化事业的管理体制,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政府要逐步实现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从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从主要面向直属单位管理向面向社会管理转变,强化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健全文化单位的综合评估体系。基本建立富有经营活力的文化市场微观运行机制,重塑市场主体。稳定探索新闻媒体宣传业务和经营业务“两分开”。改革和创新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管理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和社会保障三项制度改革,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着力点,逐步建立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推行领导聘任制、职工聘用制,提高服务竞争力。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产权多元化改革。运用市场机制,实行联合和重组,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优化和整合文化资源配置,更多向农村基层倾斜。全面落实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市场在准入政策,鼓励和扶持个人开发文化产品或创办文化实体,大力发展民营文化产业。加强对文化行业组织的指导,发挥文化行业组织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自律行为。

        23、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大力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巩固与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推进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和农民健康体检工作,加强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医疗保险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增加投入,推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业应急处置能力和水平。强化政府责任,坚持医疗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进一步推进城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实施医疗机构分类管理,推进办医形式多元化。深化药品流通体制改革,探索试行医院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建立健全对医疗机构的合理补偿机制,改革以药养医体制,逐步实行医药分开。规范药品网上集中采购制度,逐步建立网上招标系统。进一步调整和规范医疗服务价格。基本形成统筹城乡发展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24、深化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改革。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生产经营型、社会中介服务型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转企改制,监督管理类、社会公益类事业单位基本完成职能界定和布局优化调整。改革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探索开展政事分开、管办分离改革试点,建立由专门机构整合事业单位存量资源、管理公益性事业单位的新型模式和制度,到2010年基本解决政府部门直接举办并管理所属事业单位的体制问题。改革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推行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探索采取招投标、合同外包、发放服务券、民办公助等新机制、新方式,促进公共服务主体多元化。到2010年初步建立政府主导、多元供给机制并存的公共服务体系。

        (六)完善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体制。加快建设大社保体系,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健全社会事业建设和管理各项体制,完备法律制度,完善社会和谐促进机制。

        25、深化就业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在促进就业方面的公共职能,完善促进就业再就业的资金投入机制和鼓励企业增加就业岗位的相关优惠制度,完善针对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政策,建立困难群众就业和农民进城就业援助长效机制。全面推行统筹城乡就业的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建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制度。加强对城乡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和创业技能。完善就业调控机制,建立失业预警制度。

        26、完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规范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积极研究应对基金支付和老龄化的风险与压力。完善流动人员的续缴和衔接转换等方面政策。改革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进一步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制度,扩大覆盖面。依法强化扩面征缴,建立资金来源多元化筹措机制。积极推行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办法,完善征缴管理体制。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障制度。逐步完善社保基金运营机制,完善基金监管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27、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补尽补、应退尽退。规范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实现即征即保。基本建立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长效机制,进一步健全医疗、教育、住房等救助制度。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实行政府引导主体化、投资方式多元化、服务对象公众化,有效保障困难群体的福利服务需求。推行分层分类救助办法,形成社会救助网络全覆盖。完善灾害救助应急体系,提高紧急救援能力。

        28、加快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注重社会公平,特别要关注就业机会和分配过程的公平。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强对垄断行业收入分配的监管和调节,进一步规范职务消费和公务消费。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在经济发展基础上逐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最低工资标准,认真解决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医疗和子女就学等困难问题。

        29、建立和完善社会管理体制。基本形成政府调控同社会协调互联、政府行政功能同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同社会调节力量互动的社会管理体系。加强基层自治组织建设。保障城市社区居委会和村民委员会依法行使自治权利。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进一步发挥社会组织提供服务、表达诉求和规范行为的作用。建立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创新信访工作机制,妥善处置各类群体性事件。进一步完善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组织保障和运作机制,不断提高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理能力。

        30、加快社会中介组织和行业协会的培育发展。建立新型行业协会管理体制,推进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在机构、人员、职能、财产等方面彻底分开,切实把行业管理范围内的非宏观经济管理职能转移给行业协会。进一步推进政府部门与各类中介机构彻底脱钩,规范运行机制,发展独立公正、规范运作的市场中介组织。扩大市场中介服务对外开放,加速与国际惯例和国际市场接轨。到2010年基本实现政府与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分开,形成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运行机制。

        (七)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升利用外资水平,加快“走出去”步伐,形成稳定、透明的涉外管理体制和制度环境。

        31、完善涉外管理体制。完善外经贸扶持政策,逐步由一般性的直接扶持向公共服务、贸易保障、降低贸易和投资风险转变。加强外经贸运行监测和管理,完善外经贸公共服务。

        32、深化外贸体制改革。深入实施外贸“四个多元化”,积极培育优势出口主体。积极鼓励民营企业出口,加快推进生产企业自营出口,推动企业出口从数量型创汇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优化进出口结构,增加先进技术、关键设备和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加强对我市大宗、重点产品进出口情况监控,建立健全对外贸易预警机制、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应对反倾销、和反技术性贸易壁垒工作机制。建立和完善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的分工协作,形成快速反应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推行企业生产、销售、环境和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认证。

        33、完善利用外资的体制机制。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强化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从过去引进资金为主向引进资金、技术、管理并重转变,从生产制造为主向生产、研发、服务、销售整个产业链转变。创新招商引资方式,继续推进“以民引外”、“以外引外”,着力形成以产业链配套和延伸为主要内容、以行业优势整合和提升为目标的专业化招商工作机制。加强开发区建设,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在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的作用。

        34、完善国内外合作交流机制。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拓宽对外投资的区域和领域。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收购品牌、企业和研发机构,充分利用国外的技术、原材料和市场网络资源。加强国内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重视引进内资、引进人才。继续推动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合作与交流,着重在推进区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完善市场互通、产业互补、设施共建、信息共享、环境共保与金融合作等方面的有效合作机制。继续加强与中西部及东北地区资源富集地区的交流合作,建立重要资源和原材料基地,完善各项工作机制。完善省内区域互动合作机制,建立新型产业空间转移和资源整合机制,完善下山移民和异地脱贫政策,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三、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十一五”时期,为确保实现既定改革目标和顺利完成各项改革任务,必须加强改革统筹协调和总体指导,建立改革工作新机制。

        (一)加强改革的总体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改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用更大的力量来推进改革,切实加强改革工作的领导。

        ——以组织建设为平台,统筹改革。全市建立由各级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改革工作协调机构。以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为平台,建立横向联部门、纵向联市县的改革工作组织体系,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密切配合、发改部门统筹协调”的改革工作新格局。

        ——以改革规划为导向,统领改革。中长期改革规划的期限为5年,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同步编制,经市政府同意后下发实施,作为指导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以年度改革实施意见为指导,推进改革。把中长期改革规划分解为年度改革目标和任务,每年市政府制订出台改革实施意见,明确改革重点、工作目标、工作进度和责任主体等,指导和推动改革工作顺利进行。

        (二)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为增强改革的方向性、主动性、实效性,应把握发展的需求,建立起“方向明确、责任落实、程序规范、信息共享”的改革工作机制。重点建立四个机制。

        ——建立重大改革方案前期工作制。重大改革事项由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书面申报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综合考虑并提出年度重大改革方案前期计划,报改革领导小组批准后进入工作程序。市政府专门安排改革前期工作经费。各有关部门牵头的改革项目经费,列入各单位的年度部门预算。

        ——建立重大改革事项协调论证制度。综合性的改革方案由发改部门负责拟定,专项改革方案由职能部门负责拟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的重大改革方案,经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论证后上报。对普遍涉及公众利益的改革方案,坚持用公示和听证等形式,引入科学决策机制;对风险较大的改革事项,坚持先试点后推广,引入试点纠错机制。对重大改革工作事项实施一段时间或基本完成后,还要启动后评估机制。

        ——建立高效灵敏的改革信息交流制度。建立市、县(市、区)改革工作季报、年报制度,及时把握改革进展,反映改革动态。建立改革经验宣传推广制度,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和有效形式营造良好氛围。定期发布全市改革形势分析报告,更好地体现改革工作的社会性。

        ——建立社会公众参与改革机制。建立改革满意度调查。让更多的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有效参与改革重大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推进公众参与改革实施的规范化、制度化。完善新闻舆论、社会和人大对改革的监督机制。

        (三)加强改革的责任落实。按照改革工作“目标要准、方向要明、措施要实、效果要好”的要求,要像抓重点建设项目一样抓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用项目管理办法推进改革。

        ——分工落实责任。年度重大改革任务,按职能分工分别由市直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政府牵头实施。重大改革任务的落实情况,列入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

        ——分类推进实施。按照规划的部署,根据改革项目的成熟程度和出台的时机,分类推进。对已经启动实施的改革,要集中精力,周密组织实施、加快改革进程,务必抓出成效;对条件已经成熟的改革,要精心设计方案、认真制定政策,务必尽早迈出实质性步伐;对必须着手研究的改革,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制定改革方案、适时推出。

        ——检查监督落实。根据改革规划确定的改革任务与目标,定期开展规划实施评估工作,检查规划实施效果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规划中期,开展中期评估,将中期评估结果向社会公开。年度确定改革任务事项的实施情况,组织督促检查,年底向市政府报告进展情况。做到改革工作有计划、有布置、有检查,切实提高改革实效。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