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gend id="h4sia"></legend><samp id="h4sia"></samp>
<sup id="h4sia"></sup>
<mark id="h4sia"><del id="h4sia"></del></mark>

<p id="h4sia"><td id="h4sia"></td></p><track id="h4sia"></track>

<delect id="h4sia"></delect>
  • <input id="h4sia"><address id="h4sia"></address>

    <menuitem id="h4sia"></menuitem>

    1. <blockquote id="h4sia"><rt id="h4sia"></rt></blockquote>
      <wbr id="h4sia">
    2. <meter id="h4sia"></meter>

      <th id="h4sia"><center id="h4sia"><delect id="h4sia"></delect></center></th>
    3. <dl id="h4sia"></dl>
    4. <rp id="h4sia"><option id="h4sia"></option></rp>

         
        专题首页 会议动态 会议名单 会议视频 精彩瞬间 聚焦代表 丽水人大网
         
        吴晓东同志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摘登)
        时间:2021-02-24

        一、2020年主要工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

        本报讯 吴晓东同志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0年极不平凡。面对深刻复杂变化的外部环境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坚定厉行“丽水之干”,统筹推进“两手硬、两战赢”,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实现经济逆势挺进、稳步向好。全市生产总值增长3.4%,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9%,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增长4.5%、7.8%。空气质量列全国168个排名城市第7位,城市地表水环境质量指数稳居全省首位,国考断面I-Ⅲ类水比例、跨行政区域河流交接断面出境水质达标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达100%。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十方面民生实事顺利完成。

        (一)“两手硬、两战赢”交出高分报表。众志成城战疫情,慎终如始扎紧织密“精密智控+全员自控”网,“人”“物”并防构筑工作闭环。在全省最早启动防疫一级响应、最早部署境外疫情输入防控,越洋联动海内外丽水人共同战疫,用时32天在全省率先实现本土确诊病例清零,用时60天在全省率先实现境外输入病例全部治愈出院,实现新冠肺炎患者“零病亡”、医务人员“零感染”。用心用情稳侨安侨暖侨,先后选派百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武汉和新疆。

        争先创优稳增长,创新集成“一车一码一员”“一名单一机制一基金”等企业帮扶举措,密集出台79项惠企政策,精准高效落实“五减”“两直”,为企业减负113.96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长21.2%,小微企业贷款新增235.65亿元、增量是上年的1.9倍,企业产能恢复率全省率先“破百”,新设企业增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5%。开展“抢时间、补增量”专项行动,提前开工或新增实施项目129个、新增年度投资53.93亿元,新开工省市县长项目23个,132个政府专项债项目全部开工,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7%。实施促消费、稳外贸一揽子政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进出口总额增幅均居全省第3。

        (二)市域生产力布局加快重塑。发布“一带三区”发展规划,谋划实施标志性项目26个、总投资5139亿元。创设“分区共竞”机制,启动平台“二次创业”,抓好市本级平台整合提升。丽水经济开发区新谋划发展空间3万亩,新引进重大招商项目114个、总投资131.36亿元,已入园项目中世界500强1个、中国500强3个、央企2个、上市公司7个;新引进总部经济项目25个,落地数字经济项目18个,国家经开区排名从158位跃升至80位。落子建设浙西南科创中心,市县联动建设“天工之城”等原生态第二创新空间,启用上海张江科创飞地,启动建设长三角G60丽水科创基地。新增省级众创空间5家、省级星创天地3家。引进各类人才数增长54.3%,参加人才科技峰会的高层次人才、签约的重大人才科技项目均为历史之最。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企业研究院新增数量均创新高,实现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零突破”。

        (三)生态产业提质增效。把生态工业确定为高质量绿色发展主攻方向,启动实施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6条产业链列入省级链长制试点,新引进制造业大项目7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4%、5.5%。芯片产业园一期、丽水大数据云中心、普洛斯物流园、禾森纳罗氏总部等项目投入运营,肖特玻管、珏芯微电子等项目投产,中广电器智能产业园、龙泉龙商鞋产业基地一期、云和木玩产业创新孵化基地、庆元生物科技产业园等项目开工。设立高质量绿色发展产业基金、产业并购基金,成功控股2家域外上市公司、新增上市公司3家。瓯江山水诗路“启航”,云和梯田获得创5A“入场券”。开展“书记市长带你游丽水”和“云游丽水”活动,完成《丽水山景建设和服务导则》编制,推出丽水山路特色自驾游线路。松阳创成全市首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古堰画乡入选全省未来景区试点,灵康杏福康旅小镇、萤火虫文旅小镇等项目开工建设。新评定五星级酒店1家、开工建设4家。丽水山耕蝉联全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榜首位,新增省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12家,建成全省首个大型茶树种质资源圃,创成省级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市。

        (四)GEP改革为龙头的重大改革稳步推进。出台全国首个山区市GEP核算地方标准,初步构建全市域生态价值底图。完成全国首笔公共机构会议碳中和交易,发放全国首笔GEP贷,实现“两山银行”县(市、区)全覆盖,各类绿色金融产品余额达187.47亿元。建立市级生态产品政府采购和市场交易制度,完成生态产品政府采购5.92亿元。推广基于生态信用的生态绿码,城投公司获评AA+信用等级,全国城市信用监测排名第13位。获批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率99.8%,实现企业注册登记1小时、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最多80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职业生涯全周期管理“一件事”改革全面完成。

        (五)国家公园全域创建取得新突破。百山祖国家公园通过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评估验收,完成国家公园设立标准试验区试点,发放全国首本集体林地地役权证,相关经验入选2020中国改革年度十佳案例。完成野生动植物资源编目调查,新记录野生动植物物种(群)81个、居全省首位,发现全球两栖动物新物种——百山祖角蟾。发布“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优先保护单元占全市总面积75.7%。“天眼+地眼+人眼”一体化生态监控体系初步成形,在全省率先完成土壤、地下水采样检测。发布实施大花园河道景观流量标准。全域启动“无废城市”建设,实现市域内危废处置能力与产生量相匹配。

        (六)大通道建设势头初显。衢宁铁路建成通车,结束沿线遂昌、松阳、龙泉、庆元不通铁路历史。金台铁路具备通车条件,衢丽铁路开工。丽水机场、景文高速加速推进,杭丽铁路、温武吉铁路项目前期稳步推进。国家公园南通道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北通道列入省高速公路网中长期布局规划,新谋划的7条480公里高速、12条1400公里省道全部进入省路网布局规划。瓯江航道整治主体工程完工。新建和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1102公里,建成美丽经济交通走廊660公里。

        (七)“问海借力”扩面升级。加入长三角资本市场城市联盟,长三角招商中心新签约落地大项目26个。未来建筑科技小镇进入规划实施阶段,原能细胞产业园、惠明禅茶文化产业园等重大项目落地开工。引进上海世外合作办学,华东师大附属丽水学校开工建设,实现与长三角地区门诊医保实时结算。新签订山海协作产业项目118个、实际到位资金187.63亿元,与宁波、嘉兴共同设立山海协作产业基金,义乌—莲都大厦开工。新增海外飞地4个,侨商回归签约项目24个、总投资133.18亿元。

        (八)美丽城乡协调共进。顺利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复评。举办“丽水山居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两湖”公园开园,处州府城开街,总投资80亿元的江滨商务中心开工,花园邻里中心启动建设。开展促进咖啡产业发展行动,市区、青田咖啡馆分别达到121家、281家。完成老旧小区改造21个,灯塔社区等4个项目列入全省第二批未来社区试点。实施城市品质提升“五个一”工程项目39个、完成投资62.95亿元,莲都、松阳成为首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青田、庆元成为首批省级夜间经济培育城市。制定实施最美城市、花园乡村建设标准,创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0个、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7个,建成乡村振兴示范带6条。缙云河阳、松阳茶排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庆元黄坛成为全国特色产业亿元村。

        (九)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入选2020年度中国全面小康特别贡献城市,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长15.5%,增幅连续5年全省第一。城镇新增就业32669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5%。高考总录取率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向双一流高校输送优秀人才能力达到全省中等位次。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应建尽建。丽水职技院挺进省高职教育“双高”行列。在全省率先推出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浙丽保”,惠及203.9万人。为11.22万60周岁以上老人免费接种肺炎疫苗,重点人群流感疫苗免费接种4.82万人,重点人群结直肠癌免费筛查14.45万人。实现市级公立医院医疗影像结果互认。创成全国首批无障碍环境示范区,完成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356户、生活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550户。棚改交付4535套。整治农村困难家庭C级危房3720户、D级危房553户,实现动态清零。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开工242台。市图书馆开馆,生态体育公园、水上运动中心开工建设。连续三次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

        (十)政府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推进丽水花园云、城市大脑并轨运行,建立每日会商制度,发布首批12个“烦难杂”事项场景应用,“i丽水”上线运行。着眼破难攻坚、高效协同,组建重大工作专班27个。政府工作报告944项细化任务完成率96.3%,补短、整改、滞后“三张清单”销号率84.7%。发布自然灾害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地方标准,启动新一轮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23.5%、23.3%。行政诉讼发案量下降18.2%、败诉率下降2.84个百分点。全市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14.9%。完成第二轮市志修编。

        2020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发展胜利收官。“十三五”时期是丽水撤地设市20年来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奋力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在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7年领跑全省的同时,经济总量跃上1500亿元新台阶。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高于全省0.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万美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由2015年的94.51亿元增加到143.86亿元,年均增长8.8%,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分别从32875元、15000元提高到48532元、23637元,年均增长8.1%、9.5%,高于全省0.6、0.9个百分点,其中农民收入增幅连续12年全省第一。

        二、“十四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本报讯 吴晓东同志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根据中共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委“十四五”规划《建议》,市政府编制了《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请大会审议。经本次大会批准后,市政府将认真组织实施。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高举发展的行动旗帜,坚定不移走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发展道路,围绕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注魂赋能立根,全面厉行“丽水之干”不动摇,全面贯彻“八个坚持”基本要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奋力推进高质量绿色发展,加快跨越式发展,系统构建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着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全面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促进全市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推动实现经济行稳致远、社会安定和谐、人民美好生活,奋力开启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高质量发展前提下实现必要适度的高速度增长,成为全省新发展格局中的新增长极。全市生产总值(GDP)和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实现“两个较快增长”,GDP增速处于全省第一方阵,规模总量突破2250亿元,人均GDP力争达到10万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达到48%,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全省第一。数字经济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0%,居民收入增速保持全省前列,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9倍。人均预期寿命达到81.5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努力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跃上新台阶、改革开放水平实现新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构建新格局、大花园核心区树立新标杆、社会文明建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品质实现新提升、市域现代治理取得新成效,为2035年基本实现高水平现代化、人均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打下坚实基础。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牢固树立“没有加快发展也是一种风险,没有追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意识、决心和胆略更是极端危险”的理念,坚持“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重点做到“七个全力”:

        (一)以创新驱动为“硬核”,全力打造浙西南科创新高地。加快融入全省打造全球创新策源地布局,主动对接G60科创走廊,积极参与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深入实施六翻番、六突破“创新力提升工程”。基本建成“服务全域孵化、带动全域创新”的浙西南科创中心,打造凝聚高水平科研团队、高新技术企业、高端资本协同创新的区域科创“硬核”。实现县(市、区)省级孵化器、众创空间全覆盖,北上广深科创飞地、海外离岸孵化器全覆盖。高标准、大手笔创建国际化双创人才特区,市县联动布局打造一批“科创+特色产业”区域性科创基地,建设一批生态智创平台。大力引育头部型、创新领军型和“专精特新”企业,争取3所以上大院名校在丽设立实体化研究生分院和研究院。着力推进“卡脖子”技术攻关和“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示范应用工程。实施“引人入胜”战略,面向世界一流大学广招优秀毕业生,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引进青年人才20万人以上。构建活力高效创新创业生态圈,建立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各级财政科技投入每年增幅不低于15%,全力打造重点产业“五个有”产业链生态。

        (二)以产业扩量提质为方向,全力培育经济新增长极。深化生态工业高质量绿色发展倍增行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发展未来产业,力争五大产业集群产值超200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70%,形成标志性全产业链10条,培育县(市、区)百亿级“新星”产业集群10个。培育引进百亿级规模企业10家。建设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数字绿谷,联动实施数字产业化突破、产业数字化赋能工程,发展5G新兴技术融合应用,探索建设“未来工厂”。以数字化赋能、绿色化转型、集群化强链持续深化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对标国际先进完善行业准入标准体系,加快合成革、金属制品、竹木制品等传统产业凤凰涅盘。全面激活水经济,打造“丽水山泉”高端水品牌,开发高附加值涉水产品。利用低温水资源谋划建设浙西南大数据中心。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打造一批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区。对标“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要求,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发展,做强水街基金产业园,积极培育绿色金融、农村金融等特色金融产品。繁荣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实现五星级酒店县(市、区)全覆盖。把提升高水平服务供给、打造高等级平台、开拓中高端市场作为旅游业提质主攻方向,壮大康养度假、艺术文创、乡愁体验、亲子游学、户外运动五大文旅产业集群。依托百山祖国家公园、瓯江山水诗路,打造一批旗舰型、引擎型高等级旅游景区,推出更多场景化、沉浸式旅游消费新业态。加快传统农业现代化变革,创建国家农高区,重点布局打造一批现代乡村产业示范带、山地精品农业示范园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和“康养600”小镇,大力发展现代高端农业、品质农业。扩大“山”字系品牌市场影响力,协同丽水电商、丽水超市,打造线上线下融合、产销游一体化发展的标志性全产业链。

        (三)以扩大内需为牵引,全力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按照“强化全省域海洋意识、沿海意识”的新要求找定位、谋发展,以“双招双引”为突破口推进新一轮扩大有效投资行动,推动优质生态要素和高端要素互联互动。紧盯央企、大型国企、500强企业、行业领军企业、侨资侨企招大引强,新增百亿级项目5个以上。联动实施“四个千亿”投资计划,抓好“两新一重”建设,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加快建设浙西南消费中心,打造主客共享的时尚网红打卡地、夜间经济地标区、高端消费集聚地,打响“浙丽来消费”品牌。实施繁荣商圈提能级行动,培育中心城市北带、南带、东部三大商圈,鼓励县(市、区)培育地方特色商圈。打造山海融通共赢沪丽发展共同体,推动生态极同发展极跨区域融合、跨维度共生,主动承接上海高端资源要素溢出效应,深度融入长三角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长三角最生态、最安全农产品供应地。积极参与全省域海洋经济发展,实现山海协作飞地互设全覆盖。持续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合作。实施新时代华侨要素回流工程,抓好华侨经济“六个一”工程,联动打造华侨产业城等新平台,深化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建设,做大做强“世界超市”,建设中国华侨名城。发展开放型“向海”经济,积极创设制度型开放载体,抓好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先行先试,发展更高能级总部经济,高质量建设国际产业合作园,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交流。

        (四)以跨山统筹为方略,全力拓展市域一体化发展新路径。确立“一带三区”发展规划的统领性和先导性,促进各级各类规划充分衔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由散到聚、以聚促变。构建“一带三区”协调发展机制,打造区域统筹发展五大示范性平台、建设八大标志性工程。加快打造“百万人口”中心城市,实施“东扩、西进、北展、南拓”战略,以瓯江为脉,建设活力北城,提升创智南城,开发碧湖田园新城。深入实施“小县大城、产城融合、组团发展”战略,推进中心镇发展改革、小城市培育试点,支持缙云、青田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推动产业平台率先跨越,深化平台“二次创业”,新增产业用地3万亩,推动“高精尖特”创新主体、重大产业、重要企业、重点项目优先向主力平台布局。打造丽水经济开发区“千亿级规模、百亿级税收”高能级产业主平台,国家经开区排名进入前50。融入国家大战略、谋划丽水大交通,开展综合交通五年攻坚大会战,争取国家和区域交通干线连结丽水,高水平打造浙西南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211交通圈”,构建“两纵两横、四联八向”畅联铁路网,实现“铁路县县通、基本通高铁”,建成丽水机场,建设空港经济区,大力发展航空经济。统筹建设“四纵三横”高速公路网,加密提升“十纵六横”国省道,打造市域高速“三环线”、中心城区快速交通“三环线”和通勤交通网络。全面复兴瓯江航运,建设腊口公铁水一体化综合性物流枢纽基地。高品质建成瓯江绿道网,持续提升“四好农村路”。一体化布局信息、能源、水利、资环等现代化基础设施,构建泛在融合的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实施天然气入县进镇工程,谋划抓好“风光水储一体化”项目、华东抽水蓄能基地、浙西南大中型水库群、湖库联网工程。实现县城防洪闭合圈20-50年一遇标准,争取省、市级中心镇达到20年一遇标准。

        (五)以深化改革为抓手,全力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以数字化改革推动改革多点突破、全面深化、系统集成,加快“整体智治”现代政府建设,迭代升级花园云(城市大脑),持续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创造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受益的营商环境。推进全领域数字孪生,实现城市、乡村、山林、河湖等重点区域物联感知全覆盖,统筹建设智慧城市、数字乡村。把GEP改革作为拓宽“两山”转化通道关键一招,率先建成全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示范区。推动制定GEP核算国家标准,谋划建设国家级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推进森林碳增汇,争创中国碳中和先行区。大力发展以生态产品为核心要素的生态利用型、生态赋能型、生态影响型产业,打造自然资源资本强市。打造生态信用领跑者城市。推进现代地方财税金融体制改革,统筹发挥市县政府产业基金撬动作用,积极培植地方税源。实施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行动,创新土地、能源、环境容量、水资源、数据等要素市场化、差别化配置改革,探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健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国企助推丽水发展生力军作用。

        (六)以建设大花园最美核心区为载体,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新典范。基本建成诗画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加快实现从天生丽质向治理提质转变、从生态颜值向经济价值转变、从产品直供向模式提供转变。全域推进大花园核心区“1+3+N”工程,打造一批大花园耀眼明珠、多彩廊道,实现大花园示范县全覆盖,打造美丽中国愿景地。完善生态环境治理地方标准体系,建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全过程闭环管控长效机制,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97%,地表水质优良比例100%。全域创成“无废城市”。把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治理成果的检验标准,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标杆。争取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国家试点。基本建成新时代山水花园城市,系统梳理城市山水肌理、历史文脉,激活城市双创活力、时尚业态,高品质绘就山水城共生、产城人共荣的“丽水山居图”。动态推动城市设计全覆盖,系统推进城市微改造、完善城市微循环、构筑城市微生态,畅通城市水系、绿化、慢行系统,打造全国领先的未来社区、花园邻里中心样板。全域建设花园乡村,开展乡村振兴十大激活行动,推进“大搬快聚”和“两进两回”政策延续创新,推动乡村空间重塑、业态重构、文化重兴。统筹抓好“拯救老屋”行动和“古村复兴”“畲寨复兴”计划,实施“百村示范、千村联动”强村计划,行政村年经营性收入达到15万元。

        (七)以共同富裕为导向,全力共创幸福美好新生活。促进城乡居民持续普遍增收,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供给,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突出抓好失业人员再就业、下山转移群众就业安置,新增城镇就业10万人,农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低收入农户收入增速快于农民收入增速。持续优化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一老一小”、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社会保障和“大救助”体系,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推进教育全阶段提质,实施教育“双百亿”工程,高质量普及学前至高中段15年教育,推动全市优质高中段资源共享,增加优质学位供给,支持丽水学院创建现代产业学院、打造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支持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打造高水平高职院校,与全省同步实现教育现代化。推进高水平健康丽水建设,健全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力争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加强以重大疫情防控、救治、应急保障为重点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完善慢性病防治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医后付”等便民场景。推动全民共享高品质公共文化体育服务,实施公共文化设施补短板工程,实现市有7馆、县有5馆。建设全国红色文化传承示范区。打造“山水陆空”四位一体中国最美户外运动天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丽水,深化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全国试点,实现矛盾化解“最多跑一地”。构建“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体系,建成数字化、网格化全域监测防控体系,建立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反馈、复盘”闭环管控机制,建设区域应急救灾中心,建立小流域山洪预警防范体系,提升航空救援能力。高度重视粮食安全,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和44.98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守牢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安全等领域底线红线,奋力夺取“长安杯”。

        三、全力推动“十四五”各项工作起好步、开好局

        本报讯 吴晓东同志在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全省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启动实施之年,也是我市加快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打造新增长极的起跑之年。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历次全会以及省委、市委全会精神,按照市委四届九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打造“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重要窗口”,以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坚定厉行“丽水之干”注魂赋能立根,全面贯彻“八个坚持”,抓紧落实“十项战略举措”,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系统构建以“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为显着特征的现代化生态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新突破、加快跨越式发展迈出新步伐,确保高水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根据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建议2021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GDP增长8.5%左右,生态环境状况指数保持全省第一、全国领先,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率达到41.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研发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2%;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保持全省前列,财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新增城镇就业人数、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等指标完成省定任务,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劳动生产率和科技贡献率稳步提高。

        围绕以上要求和目标,抓好八方面重点工作:

        (一)毫不放松强化常态化疫情防控

        始终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深化运用“精密智控+全员自控”机制,强化“人”“物”并防,确保疫情风险点不发生失管漏管,确保不发生院内感染、社区传播、聚集性疫情,力争不发生本地新增病例。完善稳侨安侨暖侨机制,进一步加强境外疫情输入防控。强化养老院等特殊场所、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防控工作,严格返乡人员健康管理。稳妥有序推进重点人群疫苗应接尽接,确保进口冷链食品应入尽入集中监管仓。完善市县两级重大疫情预防监测和医疗救治体系、医疗物资保障机制,创新医防融合机制,实施疾病防控机构标准化工程。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治。

        (二)把“双招双引”作为开局之年“一号工程”

        开展招商引资大会战。紧盯制胜区域竞争的重大战略项目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深耕细分产业领域,引育更多植入式、变革型、不设限的产业新增量新变量。绘制资源全集成、管理数字化的花园云(城市大脑)招商引资一张图,建立重大战略项目“专班化、一对一”盯引清单。集成出台最优招商政策包,强化招商政策刚性兑现。建设市域统筹、资源共享的招商项目库,探索入库招引项目跨区域分配流转和利益协调机制。强化专人专班实体运作,统筹协调全市域范围内重大项目落地事宜。深化北上广深等重点区域驻点招引,做强海外招商驿站,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总部招商、飞地招商、代理招商、大数据招商。建立重大招商项目落地绩效综合评价制度,健全招商引资赛马机制,实施重大招商项目“揭榜挂帅”。今年开始每年滚动谋划3-5个百亿级重点招商攻坚目标,全年新落地亿元以上大项目100个,省市县长项目落地率60%以上、制造业项目占比不低于40%。开展“央企走进丽水大花园核心区”活动,促成与央企合作项目5个。以项目大招商推动投资大发展,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民间投资、制造业投资均增长15%以上。

        汇聚招才引智“磁力场”。以高铁新城TOD建设为核心打造国际化双创人才特区,配套出台最优人才政策包,画好招才引智“一张图”。编制实施浙西南科创中心规划。开工建设浙西南科创产业园、未来建筑科创小镇,运营丽水智慧小镇科创园。启动创建丽缙智能装备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园,力争国家级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零突破”。启动新一轮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计划,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加快推进“157创新引领行动”,举办第十届“智汇丽水”人才科技峰会和高层次人才创业大赛,推出科创贷、科创投等系列科技金融产品,设立科技人才产业基金。建立高端人才“白名单”制度,新谋划建设人才公寓3万套以上,推动人才创新创业全生命周期“一码通办”。力争大院名校实体化研究生分院和研究院设立、省级海外工程师实现“零突破”,落地“绿谷精英”人才项目40个,新培育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1个、本土科技领军人才10名,引进高校毕业生4万人。争创首批“科技创新鼎”。

        (三)全力推进做大产业扩大税源行动

        以“五大产业集群”为重点补链延链强链。实施生态工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政,出台产业集群培育专项政策,协同推进产业集群培育升级行动、产业基础再造和产业链提升工程。力争在生物医药大健康领域打造“链主型”产业生态,在第三代半导体开发应用上形成产业链比较优势,在大数据应用与开发领域上引进策源性项目,在金属新材料高端领域形成特定进口替代能力,加快落子布局未来产业集群。支持纳爱斯打造千亿级规模全链生态产业体系,实施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10个,构筑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体5家。争取“未来工厂”1家,新增智能化技术改造示范项目100个,推广应用首台(套)产品5项。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2.0版,与华为共建数字经济创新中心,加快建设紧水滩水冷式绿色数据中心,做大做强优保“互联网+医疗”等数字经济产业平台,“三园一基地”营业及税收收入均增长20%以上,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建成5G通信基础设施2000个,实现乡镇及以上重点区域连续覆盖。谋划建设国家级未来建筑全产业链研究中心、未来建筑总部大楼,开工上海城建高端装配式预制构件项目。开工建设中车“中国动力谷”、民德电子晶圆制造及封测、航迅航空智造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项目。加快推进丽水经济开发区原能细胞产业园、莲都万洋低碳智造小镇、缙云网营物联智慧供应链、松阳恒兆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项目达产见效。

        深入推进平台“二次创业”。布局建设“1+3+N”产业平台新体系,6月底前完成所有产业平台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形成11大主平台架构,支持丽水经济开发区打造“两强两平台”。加强全市域平台协同协作,明确县级骨干平台定位,支持做大做强做特。新增小微企业园7个,新增产业发展用地6000亩。

        大力推进“放水养鱼”。集成升级惠企政策,再为企业减负70亿元以上。实施融资畅通工程升级版,新增制造业贷款50亿元。启动万名大学生创业“蓄水池”工程、小微企业新三年成长计划,统筹实施凤凰行动、雄鹰行动、雏鹰行动,新增上市企业2家、上规企业100家、省级隐形冠军(培育)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培育企业8家。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完成重点技改投资40亿元。结合“低散乱”企业整治新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企业入园发展300家。

        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深化“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行动,打造丽水山耕生态农产品直供出口基地。培育发展乡愁产业、非遗农业,组建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联盟。与袁隆平团队合作共建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建设浙西南现代育种基地。实施品质农业赋能工程,培育丽水山耕拳头产品10个,抓好丽水香茶产业集群提升项目,推广雾耕农业等现代农业模式,补强“冷链成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薄弱环节。壮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建设省级以上现代农业产业园8个、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5个,培育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0家、数字化示范性种养基地50个。压实“米袋子”、拎好“菜篮子”,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08.2万亩以上、年末生猪存栏达到48万头。抓好抛荒耕地复耕,新建高标准农田10万亩。

        打造高品质文旅产业集群。创成百山祖国家公园,加快瓯江山水诗路文化旅游带建设,抓好松阴溪省大花园耀眼明珠培育,力争首批创成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市。加快古堰画乡创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云和梯田创5A,推进千峡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打造瓯江山水诗路实景演出,开工建设欧陆风情园三期等项目。新创建丽水山居精品民宿示范项目40个。

        (四)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加快推进数字化集成改革。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数字化思维、数字化认知,全面对接落实全省数字化改革“1+5+2”工作体系。6月底前正式上线花园云(城市大脑),发布场景应用50个以上。打造银龄卫士、便捷通、农品宝、智慧电眼等一批惠民兴业优政智治“最佳实践”,推广莲都“云森防”、缙云“幸福清单”等基层场景应用,新推出花园码“码上办”市域全覆盖应用场景10个以上,力争入选省“观星台”应用数量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建立“一件事”全生命周期数据库,推动“一件事”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启动建设CIM全生命周期城市建设综合管理平台,推动中心城市率先实现数字孪生。实施优化营商环境五年行动,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打造丽水“全程帮办”品牌。建立“大数据+生态信用”新型激励机制,持续提升城市信用监测排名。深化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多测合一”改革。协同抓好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均增长7%以上,盘活城镇存量建设用地4000亩。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新增AA+信用等级国企3家。完善基层首创集成推广机制。

        加快推进GEP集成改革。编制实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专项规划,打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省级创新平台。建立健全GEP“六进”应用体系,构建常态化GEP核算与考核制度,完善GEP全域动态“一张图”。落地运营华东林交所,加快打造全国区域性生态资产和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启动碳中和战略研究,完成全市域碳汇潜力调查,探索开展碳交易实践。争取与中国水科院共建“幸福水”研究中心,设立高端水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启动华东优质水经济产业园建设,实现“丽水山泉”批量生产。深化生态土壤数字化应用平台建设。建设生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GEP贷、生态贷、两山贷、亩均贷等系列金融产品,创建全国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改革试验区。

        (五)着力打造双循环重要节点

        坚持扩大开放与促进消费并举。加快建设中国(丽水)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启动申报浙江自贸区丽水联动创新区、综合保税区,谋划建设境外并购产业合作园。争创国家华侨产业双向循环试验区,持续放大侨博会溢出带动效应、“世界超市”支点作用。实施鼓励华侨回归创新创业30条,设立华侨产业基金,力争开工华侨总部大楼、欧洲风情街,推动华侨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万国风情园、中欧工业园落地。建立丽水全球华侨人才地图。实施促消费十件事,挖掘培育丽水“十大碗”,培育时尚消费集聚区5个。打造东海岸艺术浪漫侨乡,动态绘制咖啡地图,建成咖啡博物馆,启动建设咖啡小镇,全产业链打造“满城咖啡香”城市文化IP。出台流量经济新政,鼓励直播带货。加快补齐现代物流短板,实施快递进村、进厂、出海“两进一出”工程,培育和引进3A级以上物流企业3家,推进县乡村企物流网络和中心站点建设。完善促消费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基于区块链的小超市、小宾馆金融服务平台。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扩大节假日消费。

        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建立与上海“区—县”合作项目清单,推进重点部门、园区同上海项目化合作,长三角招商中心新引进大项目40个以上,推动科技、产业、民生等领域接轨合作逐一突破、项目化落地。谋划落地丽水(上海)城市会客厅,建成上海“人才驿站”。完成华东师大附属丽水学校建设。落细落实省支持山海协作飞地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新政,持续打造山海协作工程升级版。新签订山海协作项目100个,实现到位资金100亿元,每县新增科创、产业、人才等飞地1个以上。全面融入长三角通关一体化。

        推动跨山统筹落地见效。完成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编制“一带三区”五大示范性平台、八大标志性工程建设方案,列出项目单、落实责任人、明确时序表,确保年内全面启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率先统筹,实施“一带三区”通道大畅联工程。完成水东综合交通枢纽主体工程,力争开工衢丽铁路二期,加快杭丽铁路、温武吉铁路项目前期。基本完成丽水机场土石方工程,争取景宁、遂昌、龙泉通用机场选址获批。围绕“通江达海”,实现瓯江航道正式通航。新建和改造提升“四好农村路”800公里。统筹推进丽西500千伏输变电、“三联水网”等重大项目建设。

        (六)协同推进大花园城乡融合、品质提升

        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中心城市能级提升,启动“丽水山居图”重要节点项目10个,开工中央公园二期、南明湖岸线改造和丽阳溪、贺家溪、大洋河慢行系统样板段项目,启动白云国家森林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市规划馆改造。建成桐岭路、联平路,开工建设南明路、好溪路等城市道路,加快推进海潮河区块及刘祠堂背等历史街区改造工程。开展城市“体检”,实施城市内涝治理工程和地下管网减漏行动,新建和改造污水管网89公里。以未来社区理念统筹旧改新建,新增未来社区试点4个,新谋划建设花园邻里中心3个,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20个。实施县城补短板强弱项行动,加快城市品质提升“五个一”工程布点扩面,打造“5分钟便利店+10分钟农贸市场+15分钟超市”社区生活服务圈。深入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创建省级美丽城镇样板乡镇7个。

        推进乡村蝶变振兴。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启动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统筹抓好“大搬快聚”和“两进两回”,鼓励搬迁3万人,打造集体经济示范村140个。推动乡村设计全覆盖,创建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1个、特色精品村27个。深入实施“古村复兴示范工程”,推进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支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争创省级数字乡村试点,建设“数字乡村· 智慧三农”云平台。创建省级善治村120个。启动实施农村改革集成工程,深化农村“三块地”、金融、农合联等各项改革。开展“百名博士进乡镇、联百村、入百企”系列活动,打造“农三师”升级版。

        整体推进大花园生态文明创建。不折不扣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涉林垦造耕地问题整改。开展瓯江水系水生态健康评价,实施瓯江流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争创全国幸福河试点。启动碧湖等5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试点项目。建设美丽林相63万亩、新增绿化面积8万亩。谋划建设国家生态文化公园,争创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引领区,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深化碧水行动,创成各类省级“污水零直排区”51个,III类及以上水质断面比例达到98%。深化“双控双减”,系统抓好全域禁止河道采砂、秸秆焚烧、明火上山、许可范围外燃放烟花爆竹,市区PM2.5平均浓度低于24微克/立方米。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受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均达到93%。支持云和、景宁建成全省首批“无废城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面分别达到98%、90%,实现城乡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

        实施大花园品质化微改造行动。以小生态、小循环为切入口实施“增花添彩”示范性工程,制定实施城市景观微改造建设导则,打造城市景观微改造试点项目10个,建成鲜花集市、苔藓公园等一批城市特色窗口。按照“最少、最自然、最不经意的人工干预”原则,建设花园乡村200个、其中精品花园乡村50个,打造A级景区村150个。坚持“不搞大拆大建”,加快古堰画乡景区微改造省级试点建设,完成瓯江山水诗路沿线景区微改造试点建设10个。

        (七)实施新时代文化丽水工程

        打造“红绿”融合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打响“红色浙西南、绿色新丽水”区域品牌,健全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长效机制。争取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政策。启动建设挺进师公园,抓好遂昌王村口、龙泉住龙、庆元斋郎等红色旅游小镇升级改造。高水平建设瓯江山水诗路文化产业带,打造国家公园文创大走廊。

        建设丽水国际摄影名城,建成运营丽水影像数字中心。发挥龙泉“海丝之路”内陆起始地优势,振兴“丽水三宝”。

        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乡村春晚”向“乡村村晚”提档升级,全域提升农村文化礼堂整体功能。完善城市书房布局,打造书香丽水。建成开放“瓯江文苑”博物馆群、华东药用植物园,开工建设国际会展中心,谋划建设华侨博物馆,支持青田、云和、遂昌等地建设公共博物馆,提升处州府城、龙泉西街、云和采真里、景宁畲乡之窗等文化创意街区。

        活化丽水传统文化。实施处州古城复兴工程,支持莲都碧湖、松阳古市争创省级“千年古城”复兴试点。启动处州历史文脉、民风民俗、文化遗存集成研究,谋划建设十大文化地标。发布处州廊桥保护规划,支持龙泉窑大窑—金村遗址“海上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庆元林菇共育系统”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推进通济堰生态修复工程、处州孔庙项目前期,新增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强化好川文化、黄帝文化、青瓷文化、石雕文化、廊桥文化、畲族文化等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支持松阳打造国家传统村落公园。

        (八)用心办好百姓关切的民生实事

        把增收富民作为首要工程。支持多渠道灵活就业促增收,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退役军人、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低收入群体同步基本实现现代化行动,启动农民增收提速攻坚五年行动,打造“八个万元”助农增收升级版,建立数字化、网格化返贫预警机制。

        着力增进民生福祉。协同推进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和现代化学校创建。实施第四轮学前教育提升行动计划,推进乡镇公办幼儿园扩容提质,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46%。协同推进小初高补短提升、培优创建,完成市实验学校、天宁中学、长岗背小学由上海世外托管办学,建成丽水学院松阳校区、丽水技师学院,落地丽水国际学校。完成中小学食堂微改造100个,实行师生同菜同质同价。实施健康丽水28项行动,基本建成“5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启动县级强院计划,建成市人民医院东城院区,开工建设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第一人民医院,争取落地丽水口腔医院。推动基层医疗机构院内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建成康养联合体8家。实现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乡镇(街道)全覆盖,推动各县(市、区)持续办好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农村家宴放心厨房。为60岁以上老年痴呆症患者配置防走失黄手环,为60岁以上独居老人住宅增设联网式火灾探测器。开工南城体育中心,加快推进老年体育健身综合馆项目,新增体育场地10万平方米。举办市第五届运动会,备战十七届省运会,继续办好城市“超马”等重大赛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规范发展长租房市场,强化保障性租赁房建设,开工棚户区改造1506套、建成1160套。常态化推进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新增停车位5000个,延长主城区夜间免费停车时长。全面推行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动社会救助范围从收入型贫困向支出型贫困拓展,建立健全困境儿童关爱救助保障机制,积极发展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做好外事、港澳台侨、民族宗教、国防动员、人防、气象、档案等工作。带着感情高质量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

        加快构建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争创全国综治优秀市。构建党建统领“四治”融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迭代完善“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贯通市县乡三级应急指挥平台,建立覆盖全域的小流域自然灾害、森林防火智能监测预警网,开展小型水库系统治理,推进各类隐患即查即治、动态清零。启动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比前两年平均数下降20%。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深入打击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加强电信网络诈骗综合治理。争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守牢不发生区域性金融风险底线。

        政府自身建设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我们将着力提高政府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加强政治建设,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建立市委领导下的“数字赋能+专班运作”工作机制,坚持系统观念,构建表格化、清单化、项目化的抓落实闭环管理机制。二是把抓具体、具体抓作为重要能力和担当,坚持事不避难,推动更多群众所盼、发展所需的重点难点工作破题见效。三是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着力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四是探索建立以经济发展和税收增长为取向的内生性税收流量、存量双增长机制,推动政府财力可持续增长和有效统筹、高效利用。坚持政府过紧日子,全市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不低于10%。五是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入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继续抓好精文减会、基层减负。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加强审计监督、司法监督、监察监督、统计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

        来源:丽水日报

        主办单位:365bet在线体育_28365365bet官网_365bet篮球比分直播人大常委会
        技术支持:浙江万赛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